“马克思的价值形式与货币理论”学术研讨会——首届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青年论坛
会议议程
2023.11.4-5,南京大学
11 月 4 日 上午场
开幕式(8:30-9:00)
地 点:南京大学薛光林楼 401 会议室
主 持:陈 建(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
欢迎词: 胡大平(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
合影留念
学术主旨发言(9:00-10:15,发言各 25 分钟)
主持:魏 旭(吉林财经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)
发言:
孟 捷(复旦大学经济学院) :起点范畴、系统辩证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 学的体系化
胡大平(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价值的结构革命与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生成— —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鲍德里亚
张异宾(南京大学哲学系): 马克思的现实抽象与价值形式
茶歇(10:15-10:25)
主题发言 I:价值与价值形式(10:25-11:25,发言各 15 分钟)
主持:唐 兵 (《理论与改革》杂志)
发言:
刘召峰(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商品世界的物化现实、社会认知与行为逻辑— —对马克思与若干后世研究者的拜物教批判的比较分析
高广旭(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《资本论》价值形式分析的社会政治哲学定向
陈 飞(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 :《资本论》价值形式研究: 阐释空间与理论限 度
翁寒冰(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 价值形式理论中的历史与结构维度
主题发言 II:货币与金融资本主义(11:25-12:25,发言各 15 分钟)
主持:蔡永明(《厦门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)
发言:
欧阳彬(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货币向度——兼 论马克思货币批判理论的当代效应
鲁绍臣(复旦大学哲学学院) :新自由主义与货币金融化
谢亚洲(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当代资本主义数字货币本质及其权力批判—— 基于马克思价值形式分析及货币理论
李秀辉(杭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) :马克思二重性视域下古希腊铸币的性质与内涵
11 月 4 日 下午场
分组发言(14:00-17:30)
分会场一
地点: 薛光林楼 314 会议室
上半场 (14:00-15:45,发言各 15 分钟,评议、讨论 15 分钟)
主持: 李天驹(《国外社会科学前沿》杂志)
发言:
曹江川(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 鲁宾《马克思价值理论研究》译者导言
陈 龙(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):价值形式与马克思《资本论》的叙述方法
谢家新(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价值形式理论之于剩余价值理论意味着什 么? ——基于形式分析方法视角
徐文越(上海城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):论价值形式学说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贡 献
龚 剑(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劳动价值论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适用么?
谢 静(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阐释范式转换及其在 21 世纪的理论意义
评议: 周露平(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
茶歇(15:45-15:55)
下半场(15:55-17:25,发言各 15 分钟,评议、讨论 15 分钟)
主持:冯 潇(《江海学刊》杂志)
发言:
王绍梁(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 :马克思资本辩证法的“黑格尔因素”再辨—— 从《巴黎手稿》到《资本论》
代利刚(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 “有”生于“无”: 《资本论》的逻辑开端— —兼论《资本论》的中国辩证法阐释
刘建江(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辩证法的感性改造与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批判—— 以《哲学的贫困》为中心的考察
朱雪微(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实现的辩证法的理论革命与 实践革命——兼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中国运用
陆凯华(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学院):论普殊同与阿多诺对辩证法的两重唯物主义定向 ——基于价值形式辩证法的视角
评议:陈 飞(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
分会场二
地点: 薛光林楼 325 会议室
上半场 (14:00-15:30,发言各 15 分钟,评议、讨论 15 分钟)
主持:王广禄(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 )
发言:
雪 婷(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重释《资本论》方法的历史性前提——从 货币的第三种规定谈起
毛 菲(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马克思对货币本质之谜的科学解答—— 以 《穆勒评注》和《资本论》为例
刘皓琰(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数字经济时代的人民币国际化——基于政治经 济学视角的分析
蔡 超(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信用货币制度下的货币供给与金融风险分 析——基于马克思的内生货币理论
曲佳宝(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与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本主 义积累
评议:李秀辉(杭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)
茶歇(15:30-15:40)
下半场(15:40-17:10,发言各 15 分钟,评议、讨论 15 分钟)
主持:胡 静(《江汉论坛》杂志社)
发言:
刘沛妤(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 “货币形式”的消失和插入——基于 MEGA2 的价值形式理论成稿过程研究
王 鸽(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的生态意蕴—— 伯克特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生态辩护
康 翟(上海财经大学哲学学院) :资本积累结构金融化变迁及其内在逻辑
顾 珊(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GDP 核算与价值总量之谜:基于劳动价值论的 再考察
黄玮杰(南京大学哲学系):无价值实体的价值形式何以可能? ——政治经济学批判 视角的数字化藏品(NFT)
评议:周露平(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
11 月 5 日上午场
分组发言(8:30-10:10)
分会场(8:30-10:00,发言各 15 分钟,评议、讨论 15 分钟)
地点: 薛光林楼 410 会议室
主持:徐楷森(《南京大学学报(哲学·人文科学·社会科学)》)
发言:
董键铭(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):内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不平等的权力 关系
尤歆惟(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马克思商品价值理论中的同质性问题研究—— 基于价值“形式”和“实体”二重规定性的分析
李春建(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 抽象劳动批判
武海宝(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 从殖民帝国到金融帝国
于 沫(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) :价值形式分析视域下重思劳动力商品 评议: 翁寒冰(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
研究生专场一(8:30-9:45,发言各 10 分钟,评议、讨论 15 分钟)
地点: 南京大学薛光林楼 314 会议室
主持:黄玮杰(南京大学哲学系)
发言:
向 南(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康德与黑格尔之间:马克思“抽象-具体” 辩证法的阐释坐标探究
孔伟宇(南京大学哲学系):马克思《伦敦笔记》中的劳动话语萌芽——经济学语境 中的劳动价值论突破
陈 珂(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 :辩证的界限与历史的叙述: 《资本论》对二重 化概念的扬弃
孔德臣(南京大学哲学系):论马克思价值形式的唯物史观基础及其当代意义—— 以 对阿瑟价值形式辩证法的剖析为例
崔晨茜(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《资本论》第一卷第一章的叙述逻辑——兼论 法文版《资本论》的独立科学价值
张潇梦(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价值的形式化运动与资本全球化的时空结 构
评议: 代利刚(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
研究生专场二(8:30-9:55,发言各 10 分钟,评议、讨论 15 分钟)
地点:南京大学薛光林楼 325 会议室
主持:朱雪微(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
发言:
商 亮(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《资本论》的逻辑与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—— 对阿瑟体系辩证法的批判性分析
石晶玉(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 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——从《穆勒评注》 到《大纲》“货币章”
夏鑫雨(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社会主义经济核算论战中的“可通约性问题” 及其拜物教性质——基于米塞斯与马克思的比较
钮晓艳(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学院):背离还是重构?—重勘巴克豪斯的价值形式辩证法思想
姜皓然(复旦大学哲学学院): 工资形式理论初探:资本主义劳动主体的微观动力学
崔哲远(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): 金融资本的危机治理、价值榨取和货币权力一基于哈特和奈格里的左翼政治经济学
吴家悉(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“操演”:同一与差异的辩证法一一巴特勒对价值形式理论的借鉴
评议:孔智键 (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
茶歇 (10:00-10:10)
主题发言III:《资本论》的哲学方法论(10:10-11:25,发言各15分钟)
地点:南京大学薛光林楼 401 会议室
主持:戴雪红(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
发言:
魏旭(吉林财经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): 唯物史观、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与马克思经济学
孙亮(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) : 价值形式”与社会批判理论一一从卢卡奇“物化”概念的别子为宗谈起
林 青(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 价值形式与经验主义批判
周露平(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:《资本论》视野中“新辩证法”的理论考察与批判立场
周嘉昕(南京大学哲学系) : 马克思为什么要“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”?
闭幕式(11:25-11:40)
主 持: 李乾坤(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
总结发言: 刘明明(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
下届主办方发言: 刘召峰(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)
邮箱:cjpe2013@163.com 邮编:200433
地址:上海市杨浦区国权路600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
版权所有:归政治经济学40人网站所有 备案号: 浙备280445645